美文欣赏
美文摘抄经典美文情感美文伤感美文爱情美文原创美文
作文大全
小学作文初中作文高中作文中考作文高考作文优秀作文
好词好句
经典句子爱情句子伤感句子哲理句子搞笑句子唯美句子英文句子个性签名
故事大全
情感故事感人故事童话故事爱情故事哲理故事鬼故事
短篇小说
爱情小说青春校园都市言情故事新编微型小说现代小说
诗歌大全
现代诗歌古词风韵爱情诗歌伤感诗歌赞美诗歌谈诗论道
心情日记
随笔幸福快乐感伤难过无聊思念寂寞随感
散文精选
散文随笔优美散文抒情散文经典散文爱情滋味感悟生活
文章荟萃
爱情文章亲情文章友情文章心情文章励志文章百家杂谈
情话

这辈子就是为小说而活

发表时间:2015-05-14  热度:
  王安忆,1954年3月生于江苏南京,原籍福建省同安县,现代作家、文学家、中国作协副主席、复旦大学教授,1976年发表散文处女作《向前进》,1987年调上海作家协会创作室从事专业创作。1996年发表个人代表作《长恨歌》,获得第五届茅盾文学奖。2004年《发廊情话》获第三届鲁迅文学优秀短篇小说奖。2013年获法兰西文学艺术骑士勋章。

  “她这一辈子就是为小说活的。”在著名文学评论家、多年故交陈思和眼里,王安忆唯一的“本事”就是写小说。“如果一位作家内心装的东西太多,他在某段时间一定会离开小说,因为每个事物发展都会有高潮和低谷,但王安忆从未离开,她始终陪着小说。”也许,正是这份纯粹的热爱,让王安忆在30多年间始终保持着高产,并不断变换写作题材和写作方式。德国汉学家顾彬称:“自1979年以后,没有人能像她那样写出这么多值得严肃对待的作品。”

  11月,王安忆受华中科技大学中国当代写作研究中心之邀,到该校进行为期两周的驻校讲学,并参加“2014喻家山中国当代文学秋季论坛”等一系列活动。14日,在湖北省作协主办的“我们爱读书会·王安忆作品朗读会”上,记者与王安忆近距离交流,畅谈她生命中最重要的元素--小说。

  写作是宿命
  作品不常被改编是好事

  母亲,著名作家茹志鹃。

  父亲,人艺著名导演、作家王啸平。

  在许多人看来,王安忆走上文艺这条路是水到渠成的。然而,事实并非如此。文革中,身为归国华侨的王啸平被划为“右派”,这让茹志鹃坚决反对孩子们走文艺道路。

  1970年,16岁的王安忆离开上海,去安徽淮北农村插队。她在写作方面的才能是在一封封写给母亲的信中被发掘出来的。“那时她也没书可看,觉得小孩子写的东西还蛮好看的。”在母亲的建议下,王安忆开始每天写日记。后来,在母亲的“帮助”下,王安忆的一篇散文被收录在上海文艺出版社的知识青年的散文集里。虽然这本书最终没有出版,但给了王安忆很大的鼓舞。

  王安忆在接受采访时,曾多次提到1983年参加美国爱荷华大学“国际写作计划”这段经历。在那里,她结识了台湾作家陈映真,“那时,我们刚从知青的命运里挣扎出来,带着很多愤怒,但陈映真对我说,你看看周围,每天发生那么多世界大事,你这算什么?”王安忆说,在与陈映真的争论中,她开始思考自己真正的理想和真正所向往的生活,“没有他,我今天可能不是这个样子”。

  从美国回来后,王安忆发表了《小鲍庄》,展现了一幅特殊的历史、地理、文化生活背景下的中国农村的世态图,成为1985年轰轰烈烈的“寻根”文学思潮的重要收获。“写《小鲍庄》时,把我归到‘寻根文学’,写《长恨歌》时,我又被归为海派。”王安忆似乎并不太满意这样的分类,她说,“这可能跟我关注的题材有关,一类是上海,一类是农村”。

  2000年,《长恨歌》获得第五届茅盾文学奖,此后陆续被改编为电影、话剧等各种艺术体裁。但是除此之外,王安忆的多数作品似乎与影视无缘。对此,王安忆反倒觉得是好事,“我在写小说时将叙述性贯彻得很彻底,而叙述性的东西很难转化成直观的影像。我希望自己永远保持这一点。小说的好看和电影的好看是不一样的,我觉得这不是坏事,如果交给影视,就要准备忍受不同程度的误解。我基本上看不出这有什么好处”。

  文学创作进入平淡期
  青年作家应学会和这个世界对话

  对于中国的当代文学,王安忆认为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经历过一个非常辉煌的时期,但是现在的写作比较平淡。究其原因,王安忆认为,“因为当初很多社会矛盾都开始在解决,另外,在一个经济飞速发展的时候,人会稍微放弃精神方面的东西。但是所有事情都是有周期的,我们现在可能走在平淡期,但会越来越好,走到另外一个高潮”。

  谈及当下的潮流文学,王安忆表示她并不太清楚什么是潮流文学,“但我知道,现在有些特别著名的所谓作家,完全是给出版商包装出来的。”她同时指出,长篇小说已经到了泛滥的程度,“这个跟市场化有关,短篇、中篇都是专业、精英化的,但出版社希望是长篇,可以推动宣传,拉动销售。包括政府奖项,往往给长篇。但是,你都完全没想好,就把小说拉长,那就是注水。这两年,长篇小说已经到了泛滥的程度,对写作的伤害非常严重”。

  活动现场,有读者提到当下备受关注的两位青年作家韩寒与郭敬明,王安忆坦率地称她没有过多关注。反而,她提到了另外一位不太知名的青年女作家张慧文。“我没有见过她本人,只在杂志上读过她的作品,主要是短篇。我记得她的一篇小说,故事很简单,一位狱警押送一个重病犯人回乡。途中 ,两人住在一个房间,黑暗中,狱警听见犯人在呻吟,他纠结于要不要起身探视,最终他没有。天亮,犯人死了。作品的文字干净,结构合理,最重要的是,作品体现了年轻作者对周围环境的一种关心。”王安忆认为,这种关心是当下青年作家最最缺乏的,“作家应该以自己为圆心,尽量扩大半径去感知这个世界,关心身边的人,学会和这个世界对话,而不是自说自话”。

  不识“2B青年”
  文学教育只为培养好读者

  2004年,王安忆加入复旦大学,开设文学写作硕士班。用陈思和的话说,这个班就是培养作家的。但是,王安忆在许多场合公开表示,作家是不能被培养的。那么,文学院存在的意义在哪里?“文学写作硕士班”存在的意义又在哪里?“谈到作家培养的问题,我觉得这是一个令人困惑的事情。我始终认为,文学是需要天赋的,而天赋是不能教的。另外一部分则由你的生活经验来决定。”王安忆说,她本人就没读过大学,没有接受过系统的写作教育。“可是,我后来发现,文学还是有一部分可以教的东西,这部分就是技术性的东西。比方说,小说的虚构能力,框架和结构,包括语言。我至少可以让学生知道,什么语言是好的语言,什么语言是垃圾语言。还有虚构的能力。比如,你有很多生活经验,问题是,你要把这些经验里生发的情感,通过一定的技巧虚构成一个故事,那就是一种能力。”王安忆进一步指出,“现在有一些作家,很快把自己的生活经验消耗完,写了一两篇作品很好,之后却难以为继……我觉得我们的教育,可以让写作变得职业化一点”。

  活动现场,有青年读者当场犀利发问,称如今“2B青年”当道,文艺青年反倒成为被嘲讽的对象。对于这个问题,王安忆着实有点蒙。显然,从不使用电脑的她不太理解这个网络热词的含义。在经过一番解释后,王安忆才恍然大悟,继而深有感触。“我在复旦教学,也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现在的孩子们很容易被一些肤浅粗鄙的东西逗乐。”王安忆说,“在这个时代,你要告诉他们文学是重要的,简直不可能,你说文学使你的生活有趣,他们也不相信,因为这个世界有趣的事情太多了。所以,我的目标很低,就是培养他们对文学的兴趣”。
美文.分享

人喜欢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点击加载更多内容  ↓
#第三方统计代码